2025年8月12日拟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
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,经审议,2025年8月12日我局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。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,公示期为2025年8月12日-8月18日(5个工作日)。
听证权利告知: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》,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、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。
联系电话:0518-85858573(行政审批局)
邮 箱:gxq_xzspj@163.com
通讯地址:连云港高新区科创城3号楼审批大厅
邮 编:222000
项目名称 |
建设地点 |
建设单位 |
项目概况 |
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|
年产2万吨单一饲料和宠物食品项目 |
高新区新浦工业园西区创新路8号 |
连云港维派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|
改建现有的两栋标准厂房,同时新建2栋厂房。购置生产设备及相关食品质量检验设备,新上单一饲料生产线、宠物食品生产线和食品检验实验室,建成后具有年产2万吨单一饲料及宠物食品的生产能力 |
(一)落实废气污染防治措施。严格落实《报告表》提出的各项废气污染防治措施,确保废气的收集、处理效率达到《报告表》要求。 天然气低氮燃烧后废气经15m高DA001排气筒排放,燃烧废气执行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DB32/4385-2022)中表1标准限值。A、B、C生产工艺路线的废气由管道负压收集后采用冷凝+五级洗涤塔(酸喷淋+氧化+碱喷淋+酸喷淋+碱喷淋)处理,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2高空排放,车间无组织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至五级洗涤塔的末端两级洗涤塔,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2高空排放;其中NH3、H2S等恶臭气体排放执行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表2标准限值;颗粒物、非甲烷总烃等排放执行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DB32/4041-2021)表1相应标准限值。A生产线粉碎粉尘经密闭负压收集,采取旋风除尘器+脉冲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;B生产线投料粉尘收集后采取脉冲除尘器处理,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4排放;B、C生产线粉碎粉尘经密闭负压收集,采取旋风除尘器+脉冲除尘器处理达标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5排放;颗粒物排放执行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DB32/4041-2021)表1相应标准限值。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采取喷淋塔+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,处理达标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6排放。氨、硫化氢排放执行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表2标准。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排放,排放浓度执行《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》(GB18483-2001)(试行)的排放标准。 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生产车间及污水站未被收集的废气,以及质检室废气。其中质检室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经中效过滤箱+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无组织排放,污水站废气通过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降低异味影响,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无组织废气满足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表1及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DB32/4041-2021)表3浓度限值。 (二)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。按“清污分流、雨污分流”原则完善厂区给排水系统。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同生活污水进化粪池预处理;生产废水、设备及地面冲洗废水、五级洗涤塔废水、喷淋塔废水等经厂区污水处理站(格栅+隔油+气浮+厌氧+好氧+沉淀+消毒)预处理;实验器具后道清洗废水经中和预处理;以上废水经预处理达接管标准后,与纯水制备浓水、锅炉排水一并排入浦南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。 (三)加强噪声污染防治。经隔声、减震等措施后,厂界噪声执行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12348-2008)3类标准。 (四)严格落实《报告表》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。按“资源化、减量化、无害化”的处置原则,落实固体废物的收集、贮存和处置措施,确保不产生二次污染。固体废物在厂区内堆放、贮存、转移应符合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8599-2020)、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8597-2023)、《江苏省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工作意见》(苏环办〔2024〕16号)中的相关规定。危险废物转移应当遵循就近原则,及时清运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规范处置。 (五)按《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》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、标志等。按照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和《报告表》提出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,依法开展自行监测,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。 (六)加强对环境治理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,保证设施正常运行,确保各项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。落实本报告表中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,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,确保环境安全。同时,对环境保护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,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,确保环境保护设施安全、稳定、有效运行。 |